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信息检索:
广东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发展规划 > > 内容

广东省北部山区工业发展专项规划

网址:www.chinagdp.org 来源:资金申请报告范文发布时间:2015-08-19 16:30:28
一、发展现状
(一)发展基础。
2005年我省北部山区实现生产总值合计1576亿元,全社会工业总产值约1950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和工业总产值的比例分别为7.0%和4.7%。三次产业比例为25∶37∶38。总体来看,我省北部山区经济发展阶段尚处于工业化初期。
——北部山区工业发展进入快速增长期。2005年北部山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66亿元,较上年增长约33%,呈现快速发展的新局面。清远、河源等邻近珠三角的地区走上快速发展轨道,增速分别达到77%和50%,肇庆、云浮增速也超过20%。韶关、梅州市新一轮发展的启动相对迟缓。
——资源开发力度大,地方特色产业群体正在形成。北部山区矿产、林业、种植资源较丰富,通过资源开发已经形成一批地方特色产业。钢铁、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大型水泥基地,木材加工,烟草及卷烟生产,食品与药材加工等均已成为北部山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近年来,由于原材料价格增长快,北部山区资源开发速度显著加快,特别是铁矿、有色金属(铜、铅、锌、稀土等)、石灰石等大宗需求矿山开发力度大。韶关钢铁集团已完成500万吨/年产能改造,云浮、清远、梅州市是我省千万吨级的水泥生产基地,河源市已成为陶瓷产业新的聚集区,韶关、梅州卷烟厂不断改造提升产品档次,是地方财政重要来源。
——发展环境日趋改善,承接产业转移步伐加快。随着全省地级以上市全部通高速公路,村村通公路,北部山区道路、电网、水库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北部山区发展的环境日趋改善,为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创造了有利条件。纺织服装、食品饮料、金属制品、机械零部件、电子元器件生产及部分装配加工等劳动密集型行业是转移的重点。处于珠三角边缘的河源、清远等市率先转变发展思路,开始较大规模地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扩散和转移。
(二)主要问题。
——工业经济总量小,支柱产业不突出。除韶关市外,北部山区其他市、县(市、区)的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比重都超过20%,工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主导地位还没有充分发挥。由于关联产业发展不足,产品加工深度不够和整机产品较少,支柱产业对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突出。
——产业层次较低,资源加工深度有待提高。由于规模竞争的需要,原材料行业近年不断改造扩建,发展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钢铁、铁矿、铅锌、烟草、木材纤维板等企业和一批新型干法水泥项目。但总的看来,北部山区工业发展水平仍处于初期阶段,产业层次较低,资源的加工深度待提高。承接产业转移还没有聚集形成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
——人才短缺,民营经济不够活跃。高层次人才、技术工人短缺、劳动力素质较低的情况比珠三角地区更加突出,“人才瓶颈”是制约北部山区提升产业层次、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之一。全省具有法人资格的民营企业224236家,其中北部山区12826家,只占全省5.7%,民营经济的发展还不够活跃。
二、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大兴“工业立市”、“工业强县”,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继续努力改善发展环境,进一步放开和搞活北部山区民营经济,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大力发展资源深加工、特色产业;积极招商引资,主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壮大支柱产业,培育区域经济品牌;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保护广东北部生态屏障,促进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加快推动一批北部山区工业重点项目建设,使北部山区工业成为广东工业新的增长点。预期“十一五”期间,北部山区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0%。
三、主要任务
(一)突出发展资源特色产业。
韶关市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有种植烟叶的自然条件和传统,石灰石资源也较丰富。重点改造和优化韶钢集团、韶关冶炼厂、韶关卷烟厂,建设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基地。发挥老工业基地的优势,做大金属制品、通用机械制造、机电产品、电子和专用设备制造,延伸产业价值链。
河源市水资源、铁矿和建材资源丰富,重点发展以水资源开发为龙头的食品饮料业,以铁矿和钨矿开采加工为龙头的矿山采选业,以建筑陶瓷为龙头的建材业,以中成药及化学原料药为龙头的医药制造业。紧抓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机遇,加快发展以通讯家电为龙头的电子电器业,以模具制造为龙头的机械制造业,以制衣制鞋为龙头的纺织服装业。
梅州市农产品、烟叶、石灰石等资源丰富,也是著名的侨乡。要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烟草生产,加快发展北部山区农产品(茶叶、特色水果)深加工、传统工艺制品、中药材加工、陶瓷,建设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基地。积极发挥侨资、民资的优势,靠近闽南和汕头的区位特点,加快发展机电、电子信息、铜系列加工和生物医药等四大产业,积极开展区域产业合作。
清远市农产品、建材、林业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发展的优势和条件突出。重点发展水泥、陶瓷等建材行业,建设大型水泥生产基地、陶瓷工业城,积极发展新型建材、木材加工与家具,构建大建材产业;大力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食品工业,形成以蔬菜加工、畜禽加工、果品加工和粮油加工为主的珠三角食品供应基地。同时,抢抓机遇,积极承接珠三角转移的电子、家电、机械、纺织服装、玩具和塑料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企业,聚集形成特色产业群,完善产业配套,培育骨干企业和区域经济品牌。
云浮市石灰石矿、硫铁矿、山区农产品丰富,已形成石材加工、水泥、五金和农产品加工的产业聚集地。规划建设成我省最大的水泥生产基地,国内主要的不锈钢制品生产出口基地,国内知名的农产品种养加工基地,国际著名的石材加工基地。依托本地资源,发展硫化工、林产化工和新材料,同时加快承接电子、机械、纺织服装等产业转移。
肇庆市广宁、德庆、封开、怀集等4个山区县,林业资源、有色金属矿产资源较丰富,发展林浆纸一体化项目、林产化工和木材加工,建设有色金属和新材料深加工基地。依托肇庆市有一定基础的电子、机械和汽车零部件制造能力,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制造、通用机械制造和电子元器件项目。
惠州市龙门县石灰石矿资源、山区农产品丰富,是距离广州、深圳最近的山区县之一。重点发展新型干法水泥项目和农产品加工为主的食品工业,同时积极做好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
(二)突出产品精深加工和品牌建设。
北部山区开发资源、承接产业转移,要从一开始就重视产业升级,不搞低水平资源开发,不搞简单的产业转移、复制。突出资源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提高产品的质量、加工深度,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发展区域特色产业,重视品牌建设,培育骨干企业和提升自主创新研发能力。
(三)突出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
要进一步改善北部山区的招商引资环境,不仅继续加快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而且要积极转变观念,营造发展软环境。按照省政府《关于我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三角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试行)》(粤府〔2005〕22号)的要求,积极做好产业转移工业园的规划、建设。一方面承接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重点发展纺织服装、家具、五金、玩具、食品饮料等工业;另一方面加强与珠三角的生产协作,先发展电子信息、家用电器、机械制造等行业的零部件生产,为珠三角整机配套,然后过渡到发展整机生产。要办好和利用好“珠江三角洲与山区暨东西两翼地区经济技术合作交流会”这个地区间经济技术合作交流的平台。
(四)突出发展壮大民营经济。
发挥民营经济对调整县域经济结构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作用,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挖掘民资民力的潜力,推动民营经济大发展。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等方式做大做强;促进民营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加大研发投入,掌握核心技术;提高民营企业家素质,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具备条件的地区,要重点建设专业镇,“十一五”期末,北部山区省级专业镇数量从目前的32个增加到60个以上。
(五)突出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
北部山区要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在发展经济,开发资源同时,切实保护资源环境,不滥采、不滥挖,做到资源最大限度的利用、持续利用。矿山开采要确保安全生产,重视周边地区生态和环境保护。林业资源有序开发,严禁采伐生态林,严格控制水土流失,保护饮用水源地、流域上游地区水质和自然植被。
承接产业转移,要限制发展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大力提倡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做好节能、节水、节材、节地以及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在韶关、清远等地建立区域性废纸、金属、玻璃、塑料和橡胶分拣加工集散中心,建设清远废旧电子电器综合处理示范中心。

(六)坚持不断改善发展环境。
北部山区要牢固树立加快发展意识、责任主体意识和努力赶超意识,凝聚民心、人心,大力提倡实业精神,坚持“工业强市”、“工业强县”的发展战略。
不断改善发展环境,关键是抓好软环境建设,营造政策优势、体制优势、服务优势。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作风,增强改革意识、开放意识和服务意识,营造依法办事、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引导企业树立诚信交易、守法经营,维护社会信用和市场繁荣;规范和强化地价、水价、电价的管理。努力营造和谐的发展环境
四、重点项目
根据北部山区各地资源优势和发展条件,规划“十一五”工业重点建设项目48项,规划总投资483亿元,其中“十一五”期间投资341亿元。
(一)资源加工与特色产业项目。规划建设河源大顶铁矿选矿二期扩建、韶关冶炼厂扩建、山区新型干法水泥等项目。
(二)机电产品与产业转移项目。规划建设韶关旭日玩具城、河源丰达-萨基姆电子、梅州广东云山汽车有限公司等项目。
(三)生物医药与新材料等高技术项目。规划建设梅州青篙制药、云浮广东温氏生物科技园、清远安富制药等项目。

上一篇:广东省北部山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专项规划
下一篇:广东省北部山区水利基础设施专项规划

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北京中政国宏社会经济咨询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国宏大厦23层

邮政编码:100038

开户银行:北京建行万丰支行

银行账号:1100 1042 4000 5300 6848

联系电话:010-65067990  65067996

图文传真:010-65067996

单位信箱:vip@chinagdp.org